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74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146篇
地球物理   192篇
地质学   269篇
海洋学   7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3篇
自然地理   13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The sand–loess transition zone in north China is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 and is an ideal place to investigate past environmental changes. However, past climate change at millennial–centennial timescales in this region has not been well reconstructed because of limited numerical dating. Alternations of sandy loam soils with aeolian sand layers in the Mu Us and Otindag sand fields, which lie along the sand–loess transition zone, indicate multiple intervals of dun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This change is probably a response to variations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climate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The single aliquot regeneration (SAR)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 dating protocol, which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aeolian deposits worldwide, is applied to these two sand fields in this study. The OSL ages provide reliable constraints for reconstruction of past climate changes at suborbital timescale. Sections in both sand fields contain aeolian sand beds recording millennial‐scale episodes of dry climate and widespread dune activation, including episodes at about the same time as Heinrich Event 5 and the Younger Dryas in the North Atlantic region.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of aeolian sediments in semi‐arid north China to record millennial‐scale climatic events, and also suggest that dry–wet climate variation at the desert margin in China may be linked to climatic change elsewhere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hrough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This article was published online on 27 November 2008. An error was subsequently identified. This notice is included in the online and print versions to indicate that both have been corrected (16 December 2008).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直接测定海洋河弧菌 (vibrio fluvailis) 5 10脂多糖的分光光度法。利用 1,9-二甲基亚甲蓝 (DMB) ,在适当条件下同脂多糖发生染色反应 ,在 5 5 0 nm波长下 ,反应体系的吸光值同脂多糖含量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 0 .9993,最低检出限为 10 μg/m L,相对标准偏差为 1.6 2 ,平均回收率为 (10 5± 2 .18) %。  相似文献   
3.
于1990年3月-1992年6月对中国南海大鹏湾盐田附近海域的夜光藻种群动态及时空分布进行了综合调查,结果表明,夜光藻种群的出现期间一般为每年的1-6月,最早是1991年的12月,娄量高峰期为3-5月,种群密度的波动极为显著;调查期间共发生8次赤潮,且都发生在3月初至5月初;大鹏湾夜光藻赤潮的发生特点是,赤潮的发生和消失突然,持续时间短,一般不超过3d。  相似文献   
4.
该文建立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 (HPGPC) ,明胶比浊法 ,氧瓶燃烧法三种分析方法考察海洋硫酸多糖药物几丁糖酯的稳定性 ,采用这三种方法分别考察几丁糖酯原料药在高温、高湿、强光照射及加速条件下分子量及分布宽度、样品中硫酸根含量及样品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三种方法均适用于几丁糖酯的稳定性考察 ,几丁糖酯在上述影响因素条件下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利用牙鲆鳃细胞系分离和培养淋巴囊肿病毒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本文利用牙鲆鳃细胞系进行了养殖牙鲆淋巴囊肿病毒的分离及培养 ,并通过电镜对培养细胞中淋巴囊肿病毒的形态及感染循环进行了初步研究。将病鱼的淋巴囊肿组织无菌滤液接种牙鲆细胞系 ,细胞出现了明显的细胞病变 ( Cytopathic effect,CPE)。电镜观察在培养细胞的胞质中有病毒的包涵体 ,胞质中散在 6角形、5角形或圆形的病毒粒子 ,大小为 10 0~ 140 nm之间。在感染细胞的线粒体中也存在大量的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6.
温度、盐度、光照强度和pH对海洋原甲藻增长的效应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采用微量移液稀释法对海洋原甲藻进行无菌培养,以研究温度、盐度、光照强度和pH对海洋原甲藻增长的效应。结果表明,海洋原甲藻最大增殖速率发生在温度为(25±1)℃、盐度为31、光照强度为3000lx、pH为8.0的环境条件下。海洋原甲藻在温度18—28℃、盐度为25—34、光照强度为1000—6500lx、pH为7.5—8.3范围内适宜生长。这一结果与观测到的海洋原甲藻赤潮发生时环境条件相近,其中温度的效应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作者采用自由基引发氧化模型。通过测定卵磷脂氢过氧化物 ( PCOOH) ,研究了“916”低聚糖对卵磷脂 ( PC)氧化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 1)“916”低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 2 )各低聚糖在质量相同和含硫量大致相同的条件下 ,总体上分子量越小抗氧化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8.
桩基施工将引起周边地层位移和邻近隧道结构变形,以南京龙津桥改建项目桩基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实测,分析研究钻孔灌注桩施工全过程各工况条件对地层位移场和邻近既有隧道结构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钢套管的护壁作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地层位移和隧道结构变形较小,说明采用“钢套管边旋压边取土”、“群桩间跳施工”等工艺,对周围土体扰动影响程度较小,建议近隧桩基工程采用全套管灌注桩的施工方法,监测分析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东部下二叠统山西组2段储层评价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针对鄂尔多斯东部下二叠统山西组2段低渗透油气藏的特点,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划分对比,将研究区山2段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结合425块薄片观察、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储层微观特征分析研究,认为山2段是一套在岸线背景下具有强侵蚀作用的远源砂质辫状河沉积,受物源分异和水动力条件控制,榆林、神木、府谷3条河流的沉积储集特征差异明显,榆林河河道砂体为一套具有石英含量高、杂基和软岩屑含量较低、几乎不含长石的石英砂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主要是以粒间孔为主的复合型孔隙,具有良好的储集性;神木和府谷河河道砂体与之相反,为石英含量低、杂基和软岩屑含量高、普遍含少量长石的岩屑石英砂岩,储层储集性差,仅见少量粒内溶孔。成岩演化分析认为山2段储层进入晚成岩B期,此期压实、压溶作用已非常强烈,榆林地区由于烃类的早期充注才使大量原生孔隙得以保存。通过对山2段储层沉积成岩演化分析,总结了石英砂岩与岩屑石英砂岩沉积储层特征的差异,预测出鄂尔多斯东部下步勘探方向即以榆林气田为代表的榆林河沉积区山2段高渗透石英砂岩发育的河道砂体。  相似文献   
10.
连续暴雨过程中的中-β尺度大暴雨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晶  张丰启  吕守敏 《气象》2005,31(10):72-75
利用常规资料、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威海市2004年8月4日夜间到6日早上连续3天暴雨大暴雨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5日夜间的中-β尺度大暴雨过程,发现此次降水是发生在副高边缘的高能量堆积区,冷空气的侵入是前期强降水的主要原因,而地面辐合是导致强降水再次出现的主要触发机制,充沛的水汽输送、聚集的对流有效能量为暴雨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